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马超的登场堪称华丽,他的英雄气概曾一度吸引了无数眼球。然而,随着在潼关之战中被曹操击败,马超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,他的身影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。尽管在后来加入蜀汉并成为“五虎上将”之一配资指数网,马超始终未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表现。这并非因为他缺乏能力,而是因为他是五虎上将中最容易引发疑虑的那一位。
三国时期,每一位武将都有着过人的武艺与忠诚,尤其是在常年征战沙场的背景下,武力成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。人们通常根据将领的武力值来排列其排名,像是“一吕二马三典韦,四关五赵六张飞”。马超作为蜀汉的“五虎上将”,以其无人能敌的枪法和步战剑法,拥有超凡的战斗力。然而,为什么刘备会对他心存戒备,担心他会反叛呢?
要理解这一点,我们需要从马超的家世说起。东汉末年,西北边境发生了叛乱,马超的父亲马腾积极参与平叛,最终被任命为征西将军。曹操在担任丞相期间,多次邀请马超进入京城担任官职,但都被马超拒绝。马超作为马腾的儿子,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勇气与智慧,年仅17岁时便成功生擒敌将。在一次随军讨伐郭援的战斗中,马超不幸被箭射中小腿,但他依然勇猛作战,最终斩杀了郭援,声名远扬。
展开剩余66%与其他武将不同,马超不仅武艺高强,且具有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。曹操崛起后,马腾和其他家族将领纷纷投降,唯有马超坚定地守卫着西凉。马腾之所以不迫使儿子投降,一方面是因为他想保持西凉的独立势力,另一方面也因为马超本人不愿屈服于曹操的权力。倘若马超继续按照这样的路线发展,早晚会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。
然而,公元209年,马腾被曹操所害,马超因此举兵讨伐曹操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马超曾在潼关之战中逼迫曹操割须弃袍,甚至在渭河一战中,马超与曹操的魏将许褚展开了长达二百余回合的激烈战斗。曹操更是称赞他“马超不减吕布之勇”。然而,因曹操的谋士贾诩设计离间之计,马超与韩遂关系破裂,最终在曹操和韩遂的联手攻势下溃败,不得不投奔汉中张鲁。
公元211年,马超接受张鲁的委托,响应刘璋的请求,前去攻打葭萌关。在与张飞的对决中,双方激战异常,众人都为之惊叹。刘备派李恢前去劝降马超,最终马超选择投降蜀汉,成为刘备的重要将领,并被任命为平西将军,镇守临沮。
从表面上看,蜀汉似乎已经完全接纳了马超,但从人心角度分析,蜀汉的核心人物对于马超依然心存疑虑。最为明显的反应来自刘备的兄弟关羽,虽然身在荆州,但他始终心系西蜀,甚至隔着千里向诸葛亮打听马超的真实为人。
马超投降刘备后,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要求。这位曾经叱诧风云的虎将,反而被安排在后方镇守,始终未能参与前线的战斗,也没有显著的战绩。尽管如此,马超从未表示过不满,而刘备为了安抚他,甚至让自己的儿子娶了马超的女儿,两家从此成了亲家。然而,尽管如此,刘备始终不敢重用马超,甚至不敢轻易处置他,这也显示了刘备对马超的戒心。总体来看,刘备对马超始终保持警惕,并未将他完全当作自己人。毕竟,马家曾在西凉横行,马超曾是西北地区的统治者,他的野心与能力都可能成为蜀汉的潜在威胁。
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在评价马超时,并没有过多强调他在西北的辉煌业绩,而是聚焦于他坎坷的命运。他在书中指出,马超“因穷致泰,不亦愈乎”,意思是马超最终虽然遭遇失败,但仍能保全自己,最终得到善终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旺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